Day: June 24, 2024

健康

內分泌失調對肥胖的影響及解決方法

內分泌失調是一個常見的健康問題,它不僅對身體的各個系統產生負面影響,還可能導致肥胖問題。很多人可能會懷疑自己是否患有內分泌失調,並試圖找到解決肥胖問題的方法,內分泌及糖尿科張偉成醫生將在本文與你探討什麼是內分泌失調,常見的症狀,及內分泌失調導致肥胖的原因等。 什麼是內分泌失調? 內分泌失調是指體內的內分泌系統出現不正常的功能或分泌失調。張偉成醫生表示,內分泌系統由多個腺體組成,這些腺體負責分泌荷爾蒙,以調節身體的各種功能,如新陳代謝、生長和發育、性激素分泌等。當這些腺體的功能出現問題時,就會導致內分泌失調。 內分泌失調常見症狀 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多種身體症狀,這些症狀可能因個體差異而有所不同。然而,張偉成醫生表示一些常見的內分泌失調症狀包括月經不規則、皮膚問題(如痘痘、多毛症等)、情緒波動、體重波動等,嚴重程度會因每個人的身體狀況而有所不同。 為什麼內分泌失調會導致肥胖? 張偉成醫生表示,內分泌失調對肥胖的影響是多方面的。首先,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新陳代謝率降低,這意味著身體燃燒卡路里的速度減慢,從而增加了體重的風險。其次,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食慾增加或減少,這可能使人們更容易攝取過多的卡路里,從而導致肥胖。另外,內分泌失調還可能影響脂肪的分解和儲存,進一步加劇肥胖問題。 內分泌失調的常見原因 內分泌失調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。一些常見的原因包括甲狀腺問題、多囊性卵巢綜合症、荷爾蒙治療、壓力、不良的飲食習慣和缺乏運動等。張偉成醫生表示,這些因素可能單獨或相互作用,導致內分泌系統發生失調,進而導致肥胖問題。 如何解決內分泌失調問題? 改善和解決內分泌失調需要綜合考慮多個因素。張偉成醫生表示,飲食和運動是內分泌失調管理的重要方法。適當的飲食可以幫助平衡荷爾蒙水平,減少肥胖風險。建議選擇低脂肪、高纖維的食物,如蔬菜、全穀物和豆類。此外,適度的運動也可以幫助調節荷爾蒙分泌,促進新陳代謝,減少體重。 其次,針對具體的內分泌問題,張偉成醫生表示,可能需要醫生的治療和指導。如甲狀腺功能低下,可能需要甲狀腺素的補充治療。多囊性卵巢綜合症可能需要藥物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。在進行任何治療之前,建議咨詢專業的醫生,以確定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。 如有懷疑,如何尋求協助? 內分泌失調可能導致肥胖問題,但它並非是肥胖的唯一原因。張偉成醫生表示,改善和解決內分泌失調需要綜合考慮飲食、運動和醫療等多個方面。如你懷疑自己有內分泌失調或肥胖問題,請尋求醫生的幫助,內分泌專科醫生可以根據你的症狀和檢查結果,確定是否存在內分泌失調,並提供相應的治療和建議。此外,營養師和運動教練也可以提供有關飲食和運動的建議,幫助你改善內分泌失調和肥胖問題。

Read More
健康

葛瑞夫茲氏症

葛瑞夫茲氏症(Graves Disease, GD),又稱「甲亢」,是甲狀腺功能亢進最常見的原因,佔香港所有病例的 90% 以上。內分泌及糖尿張偉成醫生,將在下文為大家講解甚麼是葛瑞夫茲氏症,及其原因、症狀、治療和飲食注意。 甚麼是葛瑞夫茲氏症(甲亢)? 葛瑞夫茲氏症,又稱甲狀腺亢進症,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,其特徵是甲狀腺產生過多的甲狀腺激素。張偉成醫生表示,甲狀腺激素是調節身體新陳代謝的重要激素,過量分泌會導致一系列症狀,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健康。 葛瑞夫茲氏症(甲亢)的原因 甲亢的確切原因尚未清楚,張偉成醫生表示,可能與遺傳和環境因素有關。以下因素可能增加患葛瑞夫茲氏病的風險: 女性:女性患葛瑞夫茲氏病的風險高於男性。 家族史:如果家人中有患葛瑞夫茲氏病的人,患上此病的風險也會增加。 自身免疫性疾病:如果患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,如糖尿病或類風濕性關節炎,患葛瑞夫茲氏病的風險也會增加。 壓力:壓力可能會誘發或加重葛瑞夫茲氏病。 吸煙:吸煙亦有可能會增加患葛瑞夫茲氏病的風險。 葛瑞夫茲氏症(甲亢)的症狀 甲狀腺激素過多會引發一系列症狀,常見症狀包括: 心悸和心跳加速:甲狀腺激素會增加心率和心搏量,導致心悸和心跳加速。 手震:甲狀腺激素會影響肌肉協調性,導致手抖。 體重下降:甲狀腺激素會加速新陳代謝,即使沒有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,也會導致體重減輕。 心煩氣燥:甲狀腺激素會影響情緒,導致易怒和焦慮。 失眠:甲狀腺激素會干擾睡眠,導致失眠。 疲勞:甲狀腺激素過多會導致疲勞。 腹瀉:甲狀腺激素會加速消化系統,導致腹瀉。 肌肉無力:甲狀腺激素會影響肌肉的力量,導致肌肉無力。 眼突(又稱甲狀腺腫大):在某些情況下,葛瑞夫茲氏病會導致眼球突出。 張偉成醫生表示,如果您有出現上述任何甲亢症狀,請及時就醫,以免延誤病情。 葛瑞夫茲氏症(甲亢)治療 抗甲狀腺藥物(Anti Thyroid Drug, ATD)、放射性碘(RAI)治療及甲狀腺切除術都是治療葛瑞夫茲氏症的方法。 抗甲狀腺藥物(ATD)治療 張偉成醫生表示,大多數患者第一次確診葛瑞夫茲氏症後都會給予抗甲狀腺藥物ATD治療,透過抑制甲狀素的制造來控制甲亢,臨床指引建議適當的治療週期為12至18個月。常用的藥物有紐甲舒錠 ( carbimazole) 及甲巯咪唑(PTU),這兩種藥物都可以抑制甲狀腺激素的合成。但儘管ATD 治療可有效控制甲亢症狀,但它們並不能糾正甲亢的主要病因,因此,即使服用了抗甲狀腺藥物,也可能會頻繁復發,而在停藥一年的復發率為50%。張偉成醫生表示,有研究指出,低劑量的抗甲狀腺藥持續治療有效減低葛瑞夫茲氏症復發的機會。而根據ATD治療持續時間的復發率如下: 一年:42.4% 兩年:38.5% 三年:33.8% 四年:31.7% 五年:30.2% 六年:27.8% 六年以上:19.1% 張偉成醫生表示,值得注意的時,隨著ATD治療時間的延長,復發呈顯著下降趨勢。同時有很多病人擔心長期服用甲狀腺藥會產生很多副作用,而研究發現,常見的甲狀腺藥的副作用包括皮膚敏感,肝酵素高及白血球低等,張偉成醫生謂,通常在治療首半年出現,如首半沒有出現,往後才出現的機會就很微。所以持續性低劑量抗甲狀腺藥治療方法,為復發性甲亢病患者,提供了多一個有效的治療選擇。 放射性碘(RAI)治療 放射性碘是一種口服的放射性藥物,可以選擇性地破壞甲狀腺組織,從而減少甲狀腺激素的產生。張偉成醫生表示,放射性碘治療通常用於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的患者、無法長期服用藥物的患者,或者是頻繁復發的患者。這是一種安全有而效的甲亢治療方法,但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,例如唾液腺功能減退或乾燥症。值得留意的是,2019年出了一份研究,研究搜集了1946年之後服食過放射碘的人士,追蹤他們發生癌症比率,發現多12%乳房癌,6%食道癌及胃癌。 甲狀腺切除術 在某些情況下,如藥物治療和放射性碘治療均無效用,或者患者有甲狀腺結節等情況,就可能需要手術切除部分或全部甲狀腺。張偉成醫生表示,手術切除甲狀腺是一種永久性治療方法,但術後患者需要終身服用甲狀腺素替代藥物,以維持體內甲狀腺激素的正常水平。 甲亢療程與追蹤 亢的治療一般要持續數個月,甚至數年才能使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。張偉成醫生表示,在治療期間,患者需要定期復診,監測甲狀腺功能和評估治療效果。醫生可能會根據患者的病情調整甲亢治療方案。即使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,患者仍需要定期復診,以監測甲狀腺功能是否有復發跡象。 葛瑞夫茲氏症(甲亢)的生活及飲食注意 甲亢患者的生活及飲食應遵循以下原則: 1. 避免攝入過多的碘 […]

Read More